遇安禅师又名兰岩禅师,常读《楞严经》。一日读《首楞严经》至 "识者立识,即无明本;识者无见,见者即涅槃 "句,乃断句读之: "识立识,即无明本;识无见,见即涅槃"。是悟。有人说 "断句也"。老师说: "此是悟处,人生不易"。
虚云大师在高旻寺扬州禅堂
节选自莲生大师《直指顿悟勉见自明》:
万能之火(奇妙)!在一念之间,轮回与涅槃完美融合;它的本性无始无终,但你们却不知道;它的照耀与觉悟从未间断,但你们却不认识;它的显现无处不在,但你们却不了解。因此,为了让你们了解心的真正本质,我给你们一个启示。三世诸佛已说八万四千无量法门,但除了证悟这一本性之外,没有任何佛陀说过超出这一本性的法门。经典在虚空中无量无边,但究竟的教法只有直指悟性的三字真言。本量直指诸佛密意,无前无后,入门之法而已。
所谓心者,即是明心见性。说它存在,它没有一法;说它是源头,它是种种生死轮回苦乐涅槃的源头。因为对他的见解不同,所以有十一个阎浮提。在名称上,它有无穷无尽的名称:有的称之为心性或本心,有的称之为梵,有的称之为无我论,有的称之为识,有的称之为般若到彼岸,有的称之为地藏禅,有的称之为大手印,有的称之为唯一明点,有的称之为法界,有的称之为种种种子,有的称之为平常心。
地藏经
佛说:"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在贪、欲、嗔的一切烦恼中。有佛的智慧,有佛的眼睛,有佛的身体。他盘腿而坐,一动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世间诸烦恼中。有地藏常不染。他们和我一样,拥有一切功德和显现。
楞伽经
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 如修多罗所说,地藏自性清净,有三十二相,在于众生身中,缠缚于嗔痴等无实体垢中,缠缚于入阴界衣中,如无价之宝缠缚于垢衣中,如《月称经》世尊又说,常清凉不变。
华严经
妙哉!妙哉 奇哉!奇哉 这些众生虽有佛的智慧,却愚痴迷惑,不知道、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要教导他们圣道,让他们永离妄想,执着圣道,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与佛无异的广大智慧。我将教导他们修习圣道,使他们远离妄念,当他们远离妄念时,就会证悟佛陀的无量智慧,就能利益众生,与众生同乐。
涅槃经
佛陀对卡西亚帕说 善男子 如非想非非想天。亦非小乘所知。依经信知。善男子。声闻缘觉信大涅槃经。自知身有佛性。善男子。是故應勤修大涅槃經。善男子。此是佛性,唯佛能知。这是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及的。
观无量寿经
佛陀告诉阿难和韦提希:看到这些之后,接下来要想一想佛陀。何以故?诸佛皆是法界身,入众生心。因此,当你念佛时,你的心就是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是心是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念中生。
六祖坛经
惠能由此悟出了 "万法不离自性 "的道理。于是,他对祖师说 "何来自性清净,何来自性不生不灭,何来自性自足,何来自性不动,何来自性能生万法?
都市茅屋 268:一切皆是觉者示现
十方诸佛,天地万物,一切皆是明师示现;一切众生,有情无情,一切皆是明师示现。
在菩提道上,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恩人。
在解脱之路上,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是觉醒的因缘。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上师的关注,就像我们的心之子一样。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得到上师的默默帮助,上师视我们为他的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师最宠爱的孩子,上师从不惩罚我们,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提醒我们:断恶修善,培养出离心,增长菩提心,获得究竟解脱。
如果我们做错了,大师会纠正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做错,大师会继续纠正我们;如果我们坚持做错,大师会坚持纠正我们;如果我们强行做错,大师会强行纠正我们。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圆满。该走的已经走了,该来的已经来了,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没有发生。一切都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偏,少一分则不圆。云在青天,水在瓶中,眉毛向上,鼻孔向下,饿了有饭吃,困了能睡觉。
世界为我而存在,我被世界唤醒。因果如梦,无常虚幻。地水火风空,工农商学兵,众人为我梦,我是众人幻。十方如来,同力慈悲,众生,共悲。
山河大地,即是佛之妙用;天地万物,即是法身之显现;众生万象,皆是妙念;古往今来,无非尘影。
万法归一,一即一切。开悟大师就是我们的本来佛性--大光明。真如法界,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说 众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佛,你是未成佛。过去诸佛是这样悟的,这样修的,这样证的;我是这样悟的,这样修的,这样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