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 "开发自心",强调的是自心的觉悟,而不是表面的外在修行。佛陀曾对迦摩罗人说:"如果你想知道谁说的是真话,是真是假,你必须自己去验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检验和验证你所听到和遇到的一切"。佛陀在 2500 多年前的这一教诲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何不同?由于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宇宙的确像一个伟大的心灵"。这与《法华经》的 "心为法本"、"心外无法",天台宗的 "一念三千",华严宗的 "三界一切皆一心 "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区别呢?
要达到真理,没有其他的方法和途径,真理只能靠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顿悟。在佛教中,这被称为 "自证自悟"、"如实知见"。
信、解、行、悟,这就是佛陀在 2500 多年前提出的智慧教育、教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