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天放生什么鱼最好
1、灵岩山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驰名的明胜古迹和风景游览胜地。地处太湖之滨,毗邻木渎镇,距苏州市西南方十五公里,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临下,湖光山色,蔚为壮观。因为以前多其四石,犹如灵芝壮,故山名灵岩;南列峭壁如城,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势右转似象回顾状,故又名象山。
2、灵岩山,本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馆娃宫的旧址,也是越国献西施的地方。现金尚存无王遗迹和古迹有:吴王井、梳妆台、玩花池、玩月池、响X廊、琴台、西施洞、智积井、长寿亭、方亭等。清圣祖康熙和清高宗乾隆二帝南巡时,在山顶筑有行宫,清咸丰十年焚于兵火。
3、东晋司空陆玩曾居此山,因闻佛法,舍宅为寺,从此,便成为灵岩道场之开端。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西域梵僧智积来寺开山,赐匾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宋初改为秀峰禅院。绍兴年间赐匾额显亲崇报寺。明洪初年,赐匾额报国永祚禅寺。明永乐十年重新修缮,明弘治年间被毁。清顺治六年,寺僧重新修建。清康熙十四年布政使慕天颜重建大殿,咸丰十年毁于兵火。清宣统二年,真达和尚接任住持,至民国十五年改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名崇报寺。后至印光法师.,仍恢复灵岩山寺旧名。
4、历代名人中均有登灵岩山者,如南朝梁简文帝、唐朝大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李商稳等,宋范仲淹、宋释园照等,明朝文征明、唐寅、高启等,清之康熙、乾隆二帝,历史家毕沅以及现代田汉、邓拓等,他们都有有诗文流传于世。兹录五首如后:
5、梁简文帝登琴台诗: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音容万能胶春罢,高名千载留。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由来迭相欢,逝川终不收。
6、唐白居易游灵岩寺诗: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荤血屏除能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7、宋释圆照灵岩山居颂:萧洒灵峰上,尘虚夏亦寒。松梦敷翠岭,殿塔耸云端。灵洞门高下,山房路屈盘。其中实幽隐,何必画图看。
8、明文征明灵岩绝顶望太湖诗:灵岩山正当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双岛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鸟去俱无。闲论往事何能说,不见高人试一呼。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绝在模糊。
9、清圣祖康熙登灵岩诗:霏微灵雨散春烟,按辔逍遥陟翠巅。香水通流明若鉴,琴台列石势如拳。诸峰尽在青萝外,万井全依X仗前。闻是吴宫花草地,空余种罄梵王筵。
10、苏州重元寺举行放生法会
二、深圳何地可以放生蜈蚣
1、重元寺监院光瑞法师主法
2、一段杨柳枝,遍洒诸生灵
3、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4、随着重元寺粱皇法会正式进行的第四天上午最后一支香讽诵完毕,于万里晴空下,重元寺僧众于4月19日中午在观音阁南码头举办放生法会,借求其功德加持整个法会和参加的僧俗大众。
5、憨山大师有放生功德偈云:人既爱其寿,物亦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成。
6、法会由重元寺监院光瑞法师主法,一段杨柳枝,遍洒诸生灵;一声惊堂木,宣说因缘法;皈依佛法僧,永不堕恶道。待放生之生物,获得了自由,更获得后世轮回的善报功德。总此次法会之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令其离苦得乐,往生极乐净土;使所放生灵自由长命,数劫之后毕竟得果。回向参与放生的十方信众,愿全家福慧增长,和合欢乐,心想事成,长寿安康。
7、松风焚呗话古刹---苏州灵岩山寺
8、屹立山顶的灵岩山寺殿阁参差,黄墙掩映,庄严巍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外驰名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胜地。
9、东晋司空陆玩曾居此山,举佛闻法,舍宅为寺,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扩建为寺院,名秀峰寺。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智积菩萨“化身开此伽蓝”,为灵岩山开祖。梁武帝赐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使山寺在古代就成为全国有名的大丛林,唐代改称灵岩山寺,倍奉律宗。据史书记载,唐武宗下诏毁天下佛寺的第二年,即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灵岩山寺亦被毁。到乾符五年(公元878年),灵岩山寺开始复苏。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郡守把灵岩山寺辟为禅院,改律宗为禅宗。圆照禅师(公元1015—1099年)晚年在此住持,灵岩山寺得到扩展,修建殿阁屋宇达30年,可见规模之宏大。南宋时又一度荒凉。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赐给蕲王韩世忠先福,改称“显亲崇报禅寺”,由佛海法师住持。元时,由于蒙古族信仰佛教,寺院未受损坏。明洪武初年赐额“报国永祚禅寺”,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重修。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一场大火,寺院全毁,仅存一塔。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弘储禅师逐步修建称为“崇报禅寺”。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布政使慕天颜重建大殿。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整座寺院又毁,仅存宝塔,念诚大师苦守宝塔中。彭玉麟游山,同大师相遇,十分相投,彭为山寺调查田地,并盖十余间小屋。鼎革时又复狼籍,什物田地多遗失。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渎严良灿请真达和尚住持,复名“灵岩山寺”。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真达和尚预计时机成熟,请印光法师把灵岩山寺开辟为十方净土道场,由禅宗改为净土宗,山寺从此得到大规模发展,使灵岩净土宗风为之一振,名闻中外。
10、灵岩山寺兴衰更替如此频繁,又如此不可避免,以致清释殊致《叙诸圣师传说》中道,灵岩山寺佛宇“越唐、宋、元、明、清以乞于兹,时或辉煌金碧,俄而蔓草荒烟,迭著迭微,随倒随起“。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冷静十分客观又十分具有远见的历史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