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5、为了深入推进依法治寺工作,进一步巩固以戒管僧、僧众持戒守法的良好局面,青岛湛山寺在青岛市佛教协会的支持下举办了此次专题讲座。青岛市佛教协会法律顾问、北京中伦(青岛)律师事务所田冰律师结合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对《宪法》和《民法典》进行了专题解读。
6、田冰律师为僧众解读《宪法》和《民法典》
7、通过学习,与会人员对《民法典》的编纂历史、时代意义、法律效力、基本原则等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强化了学法、知法、遵法、守法意识。
8、讲座结束后,心见大和尚强调,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民法典》的实质内涵和深远影响。所有人员要切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深入学习、遵守、宣传并维护《宪法》和《民法典》,将法治思维贯穿到各项工作与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为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佛教界的贡献。
9、因为放生过多,湛山寺放生池里面的鱼和龟过度饱和。缺氧导致鱼和龟时常死亡。本报记者张晓鹏摄
10、日前,因乌龟太多,加上气温升高池水缺氧,青岛湛山寺放生池内出现了乌龟沿着池沿“叠罗汉”的一幕,放生池也一度被质疑变成“死亡池”。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为了放生而放生,甚至过度放生,让湛山寺放生池里的龟鱼等生物超过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