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门

托钵行脚:2011年居士们的心灵之旅

托钵行脚:2011年居士们的心灵之旅

托拉行走 "活动已经结束,但她的影响仍在继续--人们对此有何感想?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人们的期望是什么?人们对活动有何期待?我们采访了五位杭州当地居民,她(他)们的学习时间、经历、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怀着同样的法喜和殷切的希望。

播撒慈悲种子,收获幸福人生

2009年,王女士第一次参加 "托钵行 "活动,随着对佛法理解的加深,每年参加活动的感受也在加深。

刚刚走出活动现场的她,内心散发出的法喜令人感动,"种下一颗慈悲的种子,就能收获福慧人生",她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在杭州这个人间仙境,用钵盂行走这种古老的方式在现代社会弘扬慈悲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说到这里,她的眉宇间闪烁着光芒。为了把这个活动办得更好,她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希望这个活动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僧人的庄严和 "种福田 "的快乐,二是义工的组织要更加完善,希望每个人的工作量适当,三是希望这个活动能吸引更多的非佛教人士参与进来。第三,希望这个活动能吸引更多的非信佛人士参与。"只要参与这个活动,就像播下一粒种子,就会福泽天下"。

宝光寺藏传佛教法师佛像

生根发芽"。王女士学佛已有三年,但她笑称自己 "无门无派","我深入的一门就是观心法门。只要深入内心,智慧就会慢慢开启"。在她看来,学佛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观心、修心的过程,通过学佛,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认为,学佛的境界应该看自己的烦恼是否减轻了,慈悲心是否增长了,是否变得宽容了,是否还对什么都很执着,是否还只从自己狭隘的角度去思考人和事,否则就是停留在学佛的表面!

忻州佛教弘法教师名录表

. 王居士的精进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时每刻都在观察自己的念头,她说,不管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都会过去,有了坏念头,找到念头的根源,有了好念头,就不要执着,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家居士如何在家,对于这个和每一位居士息息相关的问题,王居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一个人学佛如何学,直接影响到家人对佛教的评价。如果家人不信佛,而自己又一定要求家人支持自己,或者认为别人没有善根、慧根,这样亲朋好友反而会远离佛教,不如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既然学佛了,就应该越来越宽容。如果别人不理解自己信佛,也许是缘分未到,可以通过

佛教法师的几句心咒

个人修养,让大家逐渐明白,原来学佛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去爱身边的人,从而促进自己与佛教的因缘。

上一篇:释放心灵枷锁:完全放下助力心灵成长的秘诀
  • 下一篇:智慧之光:缅甸男孩的三次出家之旅 返回列表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