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百劫千劫,功业不灭。
有生命世界的存在,就有行为的存在;有行为的存在,也就有行为力量的存在。这种行为的力量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佛教不主张造物主创造万物,而是主张 "业力 "感召世界。佛教所说的 "业力",即 "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 "的科学规律,与这种行为的力量密不可分。行为就是佛教所说的 "业",行为的力量就叫 "业力"。
在每一个生命的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任何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力量,并在相应的时空条件下发挥其作用。这种行为的力量不会因为时空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只会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也会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感受和作用,故有 "因果报应 "之说: "十万劫,功不亡"。
佛教的因果理论不是 "1+1=2 "的公式化命题,而是说每一事物的产生都必须有其内在的原因和相应的结果。在因到果的过程中,还必须有充分的条件,只有在原因(因)和条件(因)都具备(都会满足)的情况下,才会有结果,行为者才能产生相应的结果。这就是必然性原理,所以说 "因果不成问题","因果相遇,果还自受"。
事实上,身、语、意的一切行为都称为业,即身、语、意三业,包括恶业、善业和净业。每一种业(行为)都有其内在的基础和重心,也有客观外在的条件和机遇,最后通过固定的模式形成结果并表现出来,从而构成行为者直接感受到的效果,这就是业的因,业的果,业的报。
说到因果报应,佛教中有一套非常详细缜密的理论体系,所谓六因、四业、五果、正报等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论述。现将这一就业性质分为恶业、善业、净业作一简要介绍,便于大家把握自己的行为倾向。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临终关怀的指导思想!
业因是指行为的内在动机,即招致未来报应的主要原因。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行为的内在动机,如《大般涅槃经》卷 37 所述: "业的原因是无明和触。因为无明和触,所以众生追求拥有。求的因是爱。以爱为因,造身、口、意业"。[1] 《般若经》还说:"诸门与八万四千不同,为灭无明果报因"。这是从十二因缘的角度来解释的,每一种行为的出现都有其内在的动机。其次,行为是主因,正如《成唯识论释》卷八所说:"业,苦之本,故唯是因。" [2] 《那罗延那论业因》也说:"业是受体之因"。它还说:"万物皆由业生"。这是从更广阔的时空观出发,一切行为都可以成为万物内在的主因。
恶因,恶是不顺的意思,恶因是违背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内因。正如《菩萨珞珈经》下卷所说:"是故恶果,从恶因生"。那么,恶业(违背身心健康的行为)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主要是迷惑和无明(即无知)。由于迷惑和无知,心中就会产生贪、嗔、痴三毒。由于这三种心念的存在,由于这三种心念是驱动力,由这三种心念产生的所有行为最终都会成为危害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此外,恶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本身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恶业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简单地说,它会招致对身心健康更具破坏性的结果。比如,贪财好色,受贿嫖娼,因受贿嫖娼而破坏身心健康,变得衣冠不整、自私自利、不务正业、玩世不恭,那么结果就是对社会、家庭、人生产生强烈的不满,从而导致巨大的痛苦,这就是今生的直接报应[3]。来世的报应则是堕入饿鬼道,遭受饥饿、干渴和鞭打,更加痛苦。因此,贪、嗔、痴三毒所造的恶业是造成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恶因会使人的生活变得不安和烦恼,在此不再赘述。总之,一切危害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都是自己生命的恶因。
善因是随顺的意思,善因是随顺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行为的内在因素。正如《菩萨璎珞本愿经》下卷中所说:"是故善果,从善因生"。善业(遵循身心健康的行为)的内在动机主要是了解因果律(即智慧)。由于理解了因果律,布施、忍耐和稳定这三种善就会在心中生起。能够将自己所爱的给予他人,能够忍耐地接受自己厌倦的事物,能够平静地对待与自己无关的事物,这些都会导致有益于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那么,善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的结果是什么呢?一定会带来财富、荣誉和心灵的平静。比如,通过帮助他人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而变得更加自觉、积极,越来越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结果就是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拥有人生的喜悦,这只是业力开花结果的现实。来世的报应则是转入富贵之家,或进入充满欢乐的天堂,得到纯粹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由布施、忍耐和安稳的内在本体所产生的善业,就成了天堂善道的主因。
此外,以此类推,还有很多其他的善因,比如给人一个友好的微笑或一个真诚的鼓励,都会带来财富、荣誉和快乐的人生。总之,一切有益于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都是善因。
净因的意思是清净无染(没有任何副作用),净因是清净无染行为的内在动力。正如《维摩诘经》所说:"欲净其国土,先净其心;心净则国土净"。净业(导致净化和完善身心世界的行为)的内在动机是信心和理解力(即闻慧和思慧)。通过对觉醒者和佛法的信心,接触、听闻和学习佛法;通过思维和观察真理,客观地认识生命内在的纯净和庄严;通过信心和理解,实现具体的行为,这包括很多修行,如念佛、持咒、参禅、止观等等。这些都是使自己从生死污染中解脱出来,获得生命纯净和自由的主要因素。
那么,纯净的业力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当然是清净和喜悦的结果。比如,以念佛为正因,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微妙净土,断除一切生死烦恼;持咒、参禅、参话头,可以证悟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获得究竟解脱和究竟圆满的人生!
当然,清净因缘有很多种,《大小乘三藏经典》中所说的解脱生死痛苦的各种方法、不堕生死烦恼的各种心态,以及由这些心态所产生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清净因缘的内在因素。
然而,无论是恶因、善因还是净因,都不会自行产生相应的果报,而是必须具备外在的条件和机缘,才能构成相应的业果和业报。因此,我们还必须了解业力。
第二,业力
因果报应是行为的外部条件。即唤起未来报应的必要外部条件。例如《维摩诘经》: "身如影子,从业而现"。[4] 《法华经-序品》卷 1 也说:"生死之趣,善恶业报"。[5] 《新译仁王经》卷二说:"诸境之趣,随业而生。如影如音,一切皆空"。这说明外在的行为条件也是万物生起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众生都有成佛的正因,因为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我们都不具备成佛的业力。因此,修行就是在为成佛创造条件。以此类推,杀、盗、淫、妄等都是在为堕入恶道创造条件。
因和缘是互动的,尤其是对于没有脱离生死的执着凡夫来说,他们只能以行为的善恶来改变身心环境的善恶,以环境的善恶来改变内心行为动机的善恶。然而,对于修行者和圣人来说,或者对于智慧觉醒者来说,任何外在的环境条件也可以成为自己生命升华(正反业力)的有利助力。
从恶业、善业、净业三个方面来说,业包括:逆业、恶业、尘业、色业(这四种是恶业),福业、善业(这两种是善业),法业、净业(这两种是净业)。我们知道,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但都还不具备成佛的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有了成佛的因,但成佛的业(条件)必须现在创造。修行就是创造成佛所需的各种条件,条件创造到什么程度(是菩萨、罗汉,还是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就会以什么身份体现人生的智慧和功德。然而,我们这些受苦受难、执迷不悟的众生,总是在不经意间把各种善业变成恶业,而佛、菩萨、圣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恶业,总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执迷者堕落、觉悟者升华的人生景象。
这就是迷者堕落、悟者崛起的人生图景。下图展示了迷失者和觉悟者的业力:
如图所示,凡夫取 "业 "总是直线或相应地向下取,而佛、菩萨、开悟的圣人则能直线或相应地向上取。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是识的主宰,业是业的因缘。十法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各种业因、业缘和业力组合而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修法就是要加强对身、口、意各种行为(业)的条件和机缘(缘)的把握、珍惜,乃至改善和升华。
因此,佛教临终关怀就是要促进临终者对 "业 "的把握、改善和升华。关怀行为本身就成为临终者升华生命的重要条件和契机。佛教非常鼓励人们珍惜这种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的理论是细致入微的(The theory of karma is meticulous and detailed)。因果报应的理论是细致入微的,这里指的是第一种因果报应,所以叫因果报应。
三、业果
业果是行为的必然结果。业是行为,有行为就必然会有相应的结果,这就是业果。例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 4 中说:"唯杀、盗、淫为根本,有此等因,业果相随"。[6] 《意林章》卷 2 也说:"断心众生不信后世善恶业果"。杂阿毗达磨心论》卷 1 说:"三恶道是恶业果,人天是善业果。" [7] 三界六道中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恶业和善业,当善恶业的果报成熟时,就会感召三界中的各种 "果报"。正所谓 "世间生有因果,世间死有因果"。
一般来说,业,既指善行,也指恶行;果,即人、天、鬼、畜生等六道因善恶行为而感召的必然结果。另外,业和果的关系是相续相生的,业包括业因和业缘,果包括业果和业报,总之是因果相续,因果相似,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因果相似是无常,因果相续是不断。无常、不断正是佛家中观的正见,也是佛教宇宙生成论的基本模式。
至于《新译仁王经》中所说的 "三业果报皆空"。这是从比较遥远的角度来看的。三界业果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正所谓 "三界如空花,本来无一物"。在六道中,诸业无常,苦空无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能得到真如、寂静、安乐的清净圣人之果。因此,佛教的终极目标是摆脱业力的束缚。所谓 "佛是无业行者",这里的 "无业 "是指相对于有为造作和通向三界的污秽行为而言,没有善恶之分。
因此,从圣人的角度来看,凡人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善恶,都是因果报应,而圣人的一切行为都超越了有为法的善恶,都是清净的因果报应。因此,圣人的各种果报都是清净业力的果报。
从业的前三因(恶、善、净)可以看出,修行者和觉悟的众生,在善因和净因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善、法、净业的珍惜把握和升华,获得圣人的果位,这是无可置疑的必然。"因果不虚",道理就在这里。
因为一切行为都会形成自己相应的结果,行为人对这些结果有直接的接受,这就叫业。
业报是行为的直接回报。业果由客观事实形成,业报则由主观感受形成。业有苦乐之别,所以《成实论》卷八《三业报》中说,善业报乐,恶业报苦。如果从报应的时间来看,一般有现报、生报、后报三种情况。例如,《成实论》卷八《三业类》中说:"此身造业,于此身受者,谓之现报;此世造业,于来世受者,谓之生报;此世造业,于来世受者,谓之后报,以来世过故,谓之后报"。[8] 除此之外,还有 "无业"。"无业 "是指众生所造的业非善非恶(无记),不生苦乐果报,所以称为无业。
因缘果报,其中必有业力与果报之分,就业力方面而言,又有总缘、别缘,乃至依缘、正缘之分。总之,我们身心世界的存在,一定是由其相应的内在行为动力、外在条件及其最终结果所决定的,所以佛家就以这种行为的因、缘、果、报来说明宇宙、人生各种现象的相互依存关系。
当我们完全认识到这种 "因果报应 "的相互依存关系时,就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希望和憧憬!这是因为,在我们还没有感受到业果的时候,所有的努力(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改善业力)都是极其宝贵的,都不会白费。即使在死亡的最后一息,人也可以改变未来的结果和接受。
因此,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是一种实用的 "责任行为理论"。正如《金刚经》所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水滴虽小,能满大器;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念之差,贻害无穷"。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不正是一种全面积极、充满奋斗力量的人生观吗?这种珍惜生命、改善生命、升华生命的无畏奋斗精神,在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中尤其可见一斑。
然而,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涉及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前世今生和来世的存在是凡夫众生的一大生死之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佛教的轮回学说。
--------------------------------------------------------------------------------
[1] 见《大正藏》第 12 卷,第 585 页,中。
[2] 见《大正藏》第 43 卷第 521 页中。
[3] 花报:又称华报。先开花后结果,所以 "花报 "指的是后来得到的 "果报"。例如,如果种植一棵树是为了获得果实,那么除了获得果实之外,还可以获得花朵,这就是花报。众生种下善恶因,从这个因上得到的果就是果报(又称实报、正报),而果报之前得到的各种条件称为花报。例如,以不杀生为业因,因此而获得长寿,这就是花报;以远离杀生为业因,因此而获得涅槃果,这就是果报。例如,如果一个人的业因是念佛修善,那么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花业,后来证得大菩提就是果业。
[4] 见《大正藏》,第 14 卷,第 539 页,中。
[5] 见《大正藏》卷九,第 2 页以下。
[6] 见《大正藏》第十九卷,第 120 页中。
[7] 见《大正藏》,第 28 卷,第 879 页上部。
[8] 见《大正藏》,第 xxxii 卷,第 297 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