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行人只要深信佛号,修持三福十愿,就能自然往生西方净土。修持念佛法门,有不同程度的信仰、不同程度的虔诚、不同程度的念诵、不同程度的勤与惰。众生的根性无量无边,福报和业力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知道十方世界的众生数量是无限的,众生的种类也是无限的。
佛说无量寿经》的 "三辈往生 "和《佛说无量寿经》的 "九品往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也不能机械地割裂。可以说,它们既没有统一性,也没有差异性。根据其基本内容,三辈大经是按照再生三愿(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十九愿勤修我皆得引生愿,二十愿系念必得往生愿)、 而九品的坎经是按照三福建的净化而设的,如《大经》中三代制善之人,而《坎经》中下品破戒之人违恶之人。
印光法师文钞三-卷二-太子理书三》云: "无量寿经",有三辈;"观无量寿佛经",有九品。下三品者,皆是造恶业之人,临终遇善知识念佛,得往生也。王龙舒坚持三辈即九品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以下辈为下三辈,误大矣。
三辈往生在《无量寿经》的因果中,有详细的解释。三辈往生的共同条件是发菩提心,常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的不同条件如下: 第一代往生者:心地宽广,出家修道,禅定精进,利益众生。楞严经》赞叹出家的功德,释迦牟尼佛说:"愿舍家、弃妻、断财、断色,愿乐出家,为佛作比丘者,皆是我后代。" 生于中辈者:随愿修一切功德,修持斋戒,勤念佛号。生于下辈者:不能修一切功德,应孝顺忠信,抽空念佛。三辈往生都要回向功德,念佛往生。三辈的行为因缘不同,所以评定的等级也不同。三辈往生是十方一切凡夫的修行。信、愿、持是主行,修持各种功德是辅行。辅行 九品往生
在《观音经》中,释迦牟尼佛为了救度末世的散乱凡夫脱离生死苦海,开示了佛陀的三福和九品。三福被认为是净业的正因,九品被认为是净业的正行。金刚经》对九品往生的因果有详细的解释。
1. 九品往生的共同条件是三心和净业三福。观经》云:"若有众生,欲生彼国,当具三心,方得往生。这三种心是什么呢?一是诚心,二是深心,三是回向心。具此三心,则生彼国矣。" 这段经文见于《一品僧伽章》,其实贯穿九品,只是隐显交错,义理无缺。证悟三明是成就净业修行的保障。净业三福是提高往生品位的基础。往生之路的九品,是释迦牟尼随心所欲、散布善意的教诲。众生末法时期,重心障碍混杂,心念低劣。今以阿弥陀佛万德为所依境界,以阿弥陀佛明愿摄业往生,深契圣心,名为佛本心。
2. 九品往生的因果,充分体现了阿弥陀佛愿力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后四品中,中品往生者孝顺善良,不修世间法;后三品往生者不仅不修善法,还造了很多恶业。究其原因,即使再孝顺善良,也只能算是世间善人,不配往生佛国。况且,后三者还是恶道之流,按照自因自果的规律,应该是堕落恶道的报应,所以没有往生佛国的福报。正是因为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大愿,才能使这些罪恶众生,在地狱相见、生命喘息之际,急切地称念名号,即化地狱之火为清凉之风,感得天佛接引往生。在消除八十亿劫生死罪业的念头中,住金莲花,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一种难得的独特体验,只有净宗的念佛法门才能实现。罪业深重的众生在临终时忏悔罪业并念佛,这表明佛号具有以下功能3. 善知识的重要性。九品往生中,有四品强调善知识的力量。后四品往生者不仅生前不重视佛法,而且对极乐净土也不熟悉。临终时,在众苦逼迫、汗流浃背的情况下,得善知识说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赞叹持名功德,然后急切念佛,如临大敌,一形之力,顷刻发挥。以十念之力,蒙佛接引往生。证悟善知识助转法轮的功德是非常珍贵的。即便是久修净业之人,临命终时有缘助念,依靠善知识和众友的佛号,也能增加往生的把握。凡人(或恶人)临终遇到善友,受其教诲,并非偶然。须知,此人必是在无量劫前,值佛闻法,种下善根,但闻思已久,未曾修行,或虽也修行念佛法门,但功夫不深4. 九品业果,依心力而互为因果。一切善行,若能回向,即是净土之因;一切恶行,若能忏悔,即是净土之因。每一行业都与九品往生有关。万善归于九品,万恶归于九品,皆因忏悔之力。万法唯心,上善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下恶若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如,众生造作了五逆十恶,业力深重,濒临死亡,就属于下品和下下品。而阿阇世王因临终猛力忏悔,得无根信,为中上品所摄。五逆十恶,根据忏悔的强弱分为九等。忏悔的善恶修行,一一都在九品之中。
5. 九品因果的正相关,显示了自力的功用;临终见佛,随业往生,显示了他力的殊胜。证明了净佛法纵向与一切法门相同(修因证果无二无别),横向与一切法门迥异(蒙佛接引、十念往生、超越三界、究竟成佛)。从上品上生(往生佛国见佛闻法)到下品下生(满十二劫莲华始开),差别如此之大,所以净业修行,虽有弥陀愿力所依,而于此土,精勤精进,断惑消业,功不唐捐。
有三种心,即使去到来世也是如此。是哪三种呢?一是诚心,二是深心,三是回向心。有这三种心的人,一定会往生他国。还有三种众生也会往生。这三种是什么呢?一是慈悲、不杀生、持戒。二是读诵大乘经典。第三是修六度,发愿往生他国。
有一天,甚至七天,只要具备以上任何一种功德,就应该回向发愿往生他国。行者就能看到自己骑在金刚座上,欢喜随佛往生。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他懂得义理,心不为第一义谛所扰,相信因果报应,不谤大乘。
愿生彼国。行者见自己坐在紫金台上,合掌赞叹弥陀,庆贺弥陀降生。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
愿生彼国。修行者看到自己坐在一朵金色莲花上,莲花闭合,随佛往生。
受持五戒者,持八戒斋戒者,奉行诸戒者,无犯五逆者,无多过者。
以此戒德,愿生彼国。听闻此言,我欢喜不已,只见自己坐在华台上,低头向佛陀行礼。还未抬头,已然往生。
我已受沙弥戒,或比丘戒,或八关斋戒一日一夜,行为无缺。
佛陀往生他国的愿力得以回向。修行者看到自己坐在莲花上,得以往生。
孝顺父母。
慈悲济世。
临终时,他遇到一位善知识,善知识为他广说阿弥陀佛国土的庄严和四十八大愿。他听后,命终不久便往生了。
若有众生,造诸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是愚人,造诸恶法,无有惭愧。
忽遇临终善知识教念弥陀名号,以是名号,令除五十亿生死之罪。行者见满室佛光,报身命终,接佛往生。
他犯了五戒、八戒、具足戒。这样的愚人偷盗僧物,偷盗现在的僧人,不知羞耻地说不清净的话,用一切恶业来供奉自己。此等罪人,因其恶业,应堕地狱。
善知识大慈大悲,为他赞叹阿弥陀佛,他听后,八十亿劫生死之罪顿消。一念之间,即得往生。
五恶、十恶、十恶,皆是不善。这样的愚人,因为恶业,应该堕入恶道,经历多生多世无尽的痛苦。
临终时,他遇到善知识,善知识教他十声佛号。通过念佛,八十亿劫的生死罪业在念佛的过程中消除。就像日轮金莲花一样,住在人的面前,一念之间就能往生。
1. 长寿: 因为听经读经的人不会杀人,所以施主会感受到长寿的回报;
2. 大富大贵: 2、大富:因为听经读经的人不会偷盗,所以施主会感受到未来大富的果报;
3、尊严: 因为人们听经读经后,内心平静祥和,所以施主将来能感受到尊严的果实;
(4)尊贵:因为听经读经后,人们会信奉佛法,归依三宝,所以施主将来能感受到尊贵的果报;
5. 智慧: 因为听经读经后,人们的悟性提高了,容易理解微妙的道理,所以施主将来会感受到智慧的果报。